香港文匯報訊(記者高鈺)香港浸會大學的生物學家在香港米埔和南海分別發(fā)現兩個「海月貝」新物種,牠們也被稱為「鏡貝」、「明瓦」或「卡皮斯貝」,是一種鹹水雙殼貝類,屬於「海月貝屬」(Placuna)。今次發(fā)現令「海月貝屬」在全球的物種總數,由五個增加至七個。
由浸大生物學系教授邱建文率領的研究團隊,將兩個新物種命名為「河口海月」(Placuna aestuaria)和「玻璃海月」(Placuna vitream)。有關研究已發(fā)表於學術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據介紹,海月貝是可食用的貝類,但相對於食用,其貝殼的價值更高,幾千年前已開始被用作玻璃的替代品。海月貝漂亮的半透明銀色貝殼,被廣泛用於製作窗戶、珠寶首飾,以至燈罩和吊燈等裝飾品。浸大團隊2022年4月在大嶼山水域進行底表動物調查,以及2023年7月在米埔自然保護區(qū),對一種後來被確認為新物種的箱型水母進行研究,期間收集了幾個海月貝屬的貝殼亞化石。
根據文獻記載,本港的「海月貝屬」只記錄「雲母海月」(Placuna placenta)一個熱帶種。經過仔細比對,浸大生物學家發(fā)現採集自本港的標本,其鉸鏈和耳廓結構等特徵均與「雲母海月」不同,因而確定牠是一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河口海月」。團隊相信本港關於「雲母海月」的記錄是由於鑒定錯誤導致,而「河口海月」或由於氣候變化遷移到了中國沿海其它地區(qū)。
另一個新物種「玻璃海月」有著仿似玻璃和珍珠般的貝殼,浸大生物學家於2023年5月,在??跂|門市場當地漁民販售的海月貝中,採購到活體標本。隨後在海南三亞新村港的潮間帶以及從廈門下津灣收集到了更多野生標本,反映牠們可能廣泛分布於南海,包括香港海域。
由於貝殼形狀、輪廓和鉸鏈結構上的相似,大量文獻一直錯誤將「玻璃海月」識別為另一海月貝物種「雲母海月」。浸大團隊對比下,發(fā)現牠們「細胞色素氧化酶亞基1」的基因存在11.43%至11.82%的差異,這個差異比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基因差距大好幾倍。
邱建文表示,今次發(fā)現的兩個新物種,增加了海月貝的物種數量,還顯示海月貝可能與以前大家所認知的不同,擁有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亦驅使研究人員對其他之前已假定廣泛分布於亞洲海洋的生物,重新進行物種評估。
評論